
在交流電壓作用下,電介質能把部分電能轉變成熱能,這部分能量叫電介質的介質損耗,簡稱介損。介損過大將產生高溫,易削弱介質的絕緣性能,縮短使用壽命,甚至導致熱擊穿,因此要盡量降低介損。
影響介損的主要因素有:
(1)頻率。溫度不變時,在低頻范圍內,總損耗幾乎與頻率無關;在高頻區,介損值很大。所以在高頻條件下應采用介損很小的介質。
(2)溫度。溫度對介損的影響較大,在低溫區介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,在某溫度處達到峰值,溫度繼續升高時介損反而會減小,但若溫度繼續升高,介損減小至一定值后會出現拐點急劇增大,易導致介質擊穿。
(3)濕度。電介質吸濕后,漏電阻減小,泄漏電流增加,介損明顯增大。
(4)場強。如果介質內部有氣泡或氣隙,當外加電壓升高到一定值時,氣泡或氣隙中會出現游離放電,介損顯著升高。